大学由若干学院组成,藏传佛教中的大寺院也是如此,他们把学院称为扎仓。一般的寺院只有1个扎仓,拉卜楞寺却有6个扎仓,比拉萨的哲蚌寺还多,而且,以治学严谨著称,堪称青海地区格鲁派的最高学府。在这儿感受了一番之后,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佛国的学府
穿过甘加草原,来到了夏河县。县城西侧是个面积庞大的寺院,它是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在恢弘的寺院面前,夏河县城似乎有些无足轻重(图中右上角的白色建筑)。
创建寺院,有的是为了修行,有的是为了扩大本教派的影响力,而拉卜楞寺的建设,最初是个政治的产物。
康熙年间,当朝廷对准噶尔部用兵之际,居住在青海的和硕特蒙古各部,纷纷表示效忠,派出军队协助清军,事后,康熙帝对和硕特各部的首领进行了封赏。其中,前首旗的首领达尔吉仅仅获得了辅国公的头衔(清朝的爵位是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等等)。一年以后,达尔吉死了,他的儿子察罕丹津继位,为了扭转爵位低下的局面,他把拉萨的高僧嘉木祥邀请到夏河,建立了拉卜楞寺。
嘉木祥原本就是夏河县人,出生地在甘加乡,他7岁出家并前往拉萨,在哲蚌寺学经,9岁时五世达赖喇嘛为其授比丘戒,26岁获得格西学位,33岁时在辩经法会上大获成功,成为显密双修的高僧。随后静修20年,53岁时六世达赖喇嘛命令他出任哲蚌寺堪布,不久六世达赖喇嘛被废,嘉木祥目睹拉萨政局混乱,恰逢察罕丹津连续三次前来邀请,于是决定返回故里,成为拉卜楞寺的寺主。
察罕丹津建设拉卜楞寺的目的是通过宗教的力量抬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所以,这座寺院始建之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使得拉卜楞寺不仅规模宏大,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雄厚资本。事实上,借助教权实现王权扩大化的手段,在西方历史上层出不穷。我国历代中央王朝虽然始终占据主动,没有出现过教权大于王权的局面,但是,统治者为自己披上与宗教有关的神秘外衣的事例,还是有的。
10年后,嘉木祥被康熙帝册封为“扶法禅师班智达额尔德尼诺门汗”,次年圆寂,由于留下“自身即可,复不转世”的遗言,造成了几路人马的争执,拉卜楞寺因此局面混乱,戒规松弛。察罕丹津出于政治目的,力主为嘉木祥转世,经过21年的争争吵吵,最终迎来了二世嘉木祥。嘉木祥活佛世系由此确立,目前在拉卜楞寺的是六世嘉木祥。
拉卜楞寺的全称是尕旦夏知布达尔吉扎西伊苏旗委琅,简称拉章扎西旗。其中,拉章是宫殿的意思,是专为嘉木祥修建的官邸(达赖喇嘛在哲蚌寺的居所也叫拉章),扎西旗是寺的名称。后来,拉章变音为拉卜楞,于是出现了拉卜楞寺的名称,原名扎西旗寺被人们淡忘了。从这个名字就能看出,拉卜楞寺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座政教合一的寺院。
察罕丹津的这番苦心没有白费,他最终获得了亲王的爵位,成为和硕特蒙古的实力派人物。当然,能够获得政治上的成功,建设拉卜楞寺是原因之一,迎合皇帝“兴黄教以安众蒙古”的心思,是原因之二,原因之三是每当蒙古部落与皇帝有摩擦时,察罕丹津总是站在皇帝一边,替皇帝效力。事实上,这第三条恐怕是最主要的。不怕办错事,就怕站错队。这一官场规则就连这位蒙古部落首领,都了解的清清楚楚,做的毫不含糊。
拉卜楞寺的佛堂周围,围绕着大量的院落,看上去就像是普通的“民居”。您可以把那些闪闪发光的金顶经堂,理解为学校里的教室,这些普通的“民居”,则是学生宿舍。您可能觉得奇怪,怎么寺院里还有“教室”和“学生宿舍”?和尚不就是每天念经吗?
事实上,藏传佛教的出家人,并非只是简单地念经。入寺为僧以后,就如同咱们考进了大学,有繁多的学业要去完成。与大学生不同的是,这些僧人不管是4年还是8年,都无法完成学业,他们往往得需要耗费15-40年的时间,才能毕业——成为一名高僧。当然,这里说的是学经僧,不包括那些干杂活、当保镖的僧人。
学经僧不仅要学习佛经,同时还得学文字、历史、天文和医药。所以,高僧的知识是非常渊博的,这就是高僧被人们敬仰的原因。事实上,达赖喇嘛的意思是“知识渊博得像大海一样的上师”;班禅额尔德尼的意思是“具有珍宝般知识的大学者”。您看,全是赞美知识的渊博。
比较重要的格鲁派寺院,就好像是一所大学,里面有学院(扎仓),拉卜楞寺的学院最多,有6个,其中最大的学院是学习显宗的闻思学院,在这家学院上学,需要分13个年级,通常得15年才能学完。除此之外,还有时轮学院、医药学院、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和喜金刚学院。拥有6个扎仓的拉卜楞寺,在数量上超过了格鲁派的最大寺院:哲蚌寺,后者原来有7个扎仓,后来合并成4个。
扎仓的下面是康村,经过考核,入寺成为正式僧侣的出家人,按照籍贯被编入不同的康村。
学经僧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按照宗喀巴定下的规矩,首先用3年时间学习《释量论》,通过考试后往上升,用7年时间学习《现观庄严论》,允许毕业的僧人被称为“帕尔钦”。多数僧人走到这一步就会停止学习了,跟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不再攻读硕士或博士一样。
有着更高追求的僧人,会选择继续学习《中观论》、《俱舍论》和《律经论》,这一学习过程通常得20年。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寺院都有如此严谨的学习制度,拉卜楞寺之所以很出名,源自于二世嘉木祥创立了时轮学院和医药学院,四世嘉木祥创立了密宗的喜金刚学院,五世嘉木祥创立了续部上学院。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拉卜楞寺始终保持着学风严谨、讲经严明的风格。堪称青海地区佛国中的“牛津大学”。
与藏地所有的寺院一样,在环绕拉卜楞寺的转经路上,是信徒们虔诚的身影。
寺院与县城之间,有一条干涸的水渠,水渠另一边密布着商店、餐馆、茶馆和旅馆。
如果选一家窗子面对寺院的旅馆住上一段时间,应该能获得很不错的感受。
夏河县城南北窄、东西长,在横贯东西的人民路上,西半段的建筑是藏式风格,东半段是现代风格。
县城里最多的建筑是旅馆,隔几步就能看到一家,密度之高,令人惊讶。人民路上最大的一家旅馆,是自称四星级的民航大酒店,与常见的四星旅馆不同,这家旅馆的门面房都是商店,自驾车来此,门前停车很是不便。
拉卜楞寺浓郁的佛国氛围,使我很想在这里多停留几天,一看表,发现距离我必须回到北京的时间,还有30个小时,只好恋恋不舍,驾车离去。下次吧,拉卜楞寺所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很值得单独来一次,从这儿往南,有桑科草原,再往南,还有诺尔盖、松潘、红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