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阔别十年,再赴藏区”的旅行之后,有家学校让我去讲讲单人面对青藏高原的勇气问题,出版社问我能不能写本描述如何克服艰难险阻的书。这使我忽然意识到,在我看来很简单的旅行,在有的人眼中却是异常艰难。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试图找到问题的根源。
首先谈谈我的自驾游
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开着各种各样的车,到处瞎溜达,看过我的游记的人都会注意到,记录中有两个特点:1,很少把每天跑多少公里作为重点,更不会把一日千里、披星戴月地狂奔当成一种自豪;2,很少把如何住宿、如何吃饭当成重点,更不会像记流水账那样记载旅行中的每一天。
因为,我所理解的旅行,是一个求见识、寻感受的过程。
旅行中的吃喝拉撒睡都是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对这些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与追求,不必千篇一律。而旅行中所获得的见识与感受,才是非常值得与大家分享的东西。但是,在旅行中如果过分注重行驶里程就会导致来去匆匆,无法踏踏实实地寻求知识,获取感受。走马观花都只能算做肤浅地一瞥,何况跑马观花?
我曾在新疆遇到两对儿已经退休的夫妇,4个人在一辆陈旧富康的伴随下,漫游四海,没有目的地,走到哪都无所谓,看见适宜的地方就停下来住上几个月。当我们在布尔津的一家小旅馆相遇时,他们已经离开北京一年多了,期间有几次儿女利用假期飞过来探望一下。事实上,这种旅行才是我最喜欢的。
有人可能会撇嘴:我也喜欢,但时间从哪来?对于距离退休还极为遥远的人们来说,时间往往是制约你驾车出门的因素之一。这玩意儿无法一概而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状况。我只能说一句最俗的话: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肯挤,总会有的。很多时候,就看你舍得不舍得了。我7次进藏,有4次都是把收入很丰厚的合同扔给了对方,义无反顾地坐进驾驶室,启动发动机,朝着西藏开拔。
抛弃大笔的收入,换来感受颇深的西藏行,我觉得很值。我压根就没想过趁着年轻先赚钱,赚到钱之后再去旅行,请记住,20岁时有20岁的心情,60岁时有60岁的心情。赚钱永远没有尽头,因为人的欲望会与时俱进,与日俱增。我会随时提醒自己适可而止,我会在工作一段之后告诉自己:该出发了。